更新时间:
新的春天,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,从生产线到实验室,一派生机勃勃、欣欣向荣的景象,本报记者深入一线,从新的发展气象中感悟新思想的实践伟力。
以这座大科学装置命名的“中子源路”沿线,中国散裂中子源、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串珠成链,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平台矩阵,勾勒出松山湖科学城的清晰轮廓。
这种“双向奔赴”,正是闽宁协作从“单向输血”转向“造血共赢”的缩影。闽宁镇园艺村的“光伏+养殖”产业基地里,东部省份援建的光伏板让养殖户降本增收;闽宁镇原隆村的禾美电商帮扶车间中,借鉴福建的“以工代训、订单培训”模式,直播间日订单量超过2000件。
数字经济蓬勃发展,为消费不断注入新动能。近年来,得益于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,5G网络、千兆光网等信息网络规模化部署,数字技术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,新型消费快速增长,释放出强劲活力。线上线下消费加快融合,实物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不断拓展边界,直播电商、社交购物等新业态层出不穷,消费模式持续迭代升级。数字经济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,消费渠道更加多元,消费供给更加高效,消费体验更加便捷,广大消费者的参与度、获得感显著提升。可以预见,数字技术的持续创新将为释放消费潜力、扩大内需空间、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提供强大支撑。
不止于此,还有四川眉山苏东坡家族墓地、安徽庐江周瑜墓、陕西兴平霍去病墓……这个清明假期,不少年轻人踏上了旅程,不过他们的目的地有些“特殊”,是历代历史名人的永眠地。这些年轻人当中,就有李青山(化名)和小清(化名)。清明假期,她们都从四川出发,一位去往陕西的勉县,一位去往安徽的当涂,去追忆她们心中的“千古偶像”。与她们的方向相反,蔡景晖只身入蜀,来到了位于眉山的苏氏墓地,见到了诗词中永存的“明月夜,短松冈”。
4月6日,参加“侨”见海南自贸港主题活动的30位海外网络华媒人士、侨领侨青、知名网红走进万宁市正大·兴隆咖啡文化园(以下简称兴隆咖啡文化园),一同探索兴隆咖啡从“种子”到“杯子”的奇妙旅程,以及背后的华侨文化。
清明节气,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下,在古建筑群的红墙黛瓦间,在刻有“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之墓”和刻有“汉诸葛武侯之墓”字样的两块墓碑前,来往游客留下的花束堆成了花海。仔细观看,会发现不少花束别着小卡片,或是别着成都通往汉中的高铁票,还有装着泥土的小玻璃瓶……这些花束背后,都承载着当下人们对蜀汉名相诸葛亮跨越千余年的思念。